人消化「性」真的比想像中的還要容易,那跟吃飯是兩回事。最近這學期開課不久,自己開始自修「性」。這個年代,可以最快接觸性的方法就是「網路色情」。 「性」真的只有網絡上的裸體、性交、A片、性知識嗎?顯然不只。佛洛伊德用「性」對人的行為之解釋,讓我有一個靈感:試圖在我們生活中發現「性」的作用。 因為「性」而接觸到了Kinsey這個偉大的性學大師,再回到課文。在寫這篇報告時,我想我的自修已經來到一個階段:「性」時時刻刻都在操弄人的行為。
關於《憤怒與溫柔》這篇文章,就非常明顯的突顯了個人慾望與社會期望的矛盾,這其實是非常合理,並能夠從Kinsey大師的研究獲得解釋:Kinsey大師 的統計發現,婚前性行為、婚外情、自慰與同性戀關係中占男性性行為的絕大部分。這說明了社會期望的,並認為是被允許的性行為其實並沒有在生活中真正的發生,而是隨著個人的慾望在進行。慈愛的媽媽形象是社會的期望,個人的情緒與欲望是一個媽媽的真實情感。當內心的情感遇上社會的期望卻不能被社會接受時,罪 惡感隨之產生,就像男孩自慰的罪惡感、丈夫偷情的罪惡感與婚前性行為的罪惡感,是一體的多面。
文中提及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也有不矛盾的時候:第一次懷孕與第一次沒有罪惡感,因為那是女人向來所做的。「從孩子解讀到的訊息:你(媽媽)在那裡!而作媽媽的也在從新發現自己的存在。」「餵孩子吃奶,就像性行為一樣,可能會是緊繃的,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心裡充滿做壞事的罪惡感;但就像性行為一樣,也可能打從心底撫慰人的一種經驗,充滿甜美和溫柔的快悅。」「我們需要可供我們回歸的自我」,作者在內容最後解讀了自己的經驗/矛盾所在,「(那)完全是男人對女人自以為是的想法。」
我們生活在自以為是的世界裡,男人自以為是的看女人;女人自以為是的看男人。其中作者提到「母子之間的權力關係通常只是父權社會中權力關係的反映」, 我非常認同。就如作者提及的一樣,那就是現實的部份,不用修飾,掙開眼就看得見的鐵一般事實。因為我們身處的社會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父權體制。從家庭、教 育、公 司、主管、社會的層面,父權體制無孔不入。探討父權的利與弊正如推動暴力的遊行一樣,是沒有價值的。引用作者的話「要彌合心智和身體之間的分離,再也不讓自己的身心迷失其間,除去自認獨特的幻想,才有真實的生命」,男人女人都一樣。
《不同的話音》談到女人看重責任,男人看重權利,我覺得那是父權體制的作用,談不上天生。這個體制就是「讓男人努力達到獨立,爬到巔峰,盡力防止和他人接近;女人就努力進入與人連繫的網絡中心,儘量避免被單獨置 遠。」續《不該走的路:男孩與其內在生活的疏離》,於是男人在貼近情緒時覺得不自在與受到威脅, 只因為小時候的那句話「男孩子不可以哭!」 銘印在腦海,往自我想像的「堅強」發展,變成大家期望的「獨立」。對情感採取「對抗或逃避」的反應導致情感的忽略與疏離,沉默對應變成堅強的表現。一直這樣來到有一天,男人認識到自己的堅強是多麼脆弱無力時,就認定自己在失敗的人生中繼續墮落。悲傷、沮喪、憤怒、 羞愧、酗酒、家暴、崩潰… … 隨之而來。然而,那不是必然的,那是因為性別社會化帶來的性別的刻板印象讓男孩接受錯誤情緒教育。男孩被視為未來的成功者,而幼年時期所遭受的問題是微不足道的。我們錯誤假設男孩都是自尊的、自信的、成功的,沒有情感與需求的,彷彿那是與生俱來的、應該如此一般的。
最近的機緣巧合,讓我弄來了一份關於A片與男生的調查統計顯示:接受調查的120名男生中95%的人有看A片。其中發現,男生看A片與女朋友關係上並無相關;與打發時間和解決生 理需求之相關大於心理需求。這顯示了男性接觸/認識「性」更多時候是在感官上而非情緒/情感認知上。或許可以這麼解釋:男人在達到性成熟之前接受了錯誤情 緒教育,男人看A片在感官上的刺激是性的大部分,享受感官上的快感比感情上的親密來得容易。同理,男人情緒上的發洩,透過髒話、酒精、暴力,彷彿比較容易 表達自己與被理解;情感上的矛盾與衝突像被自動化的封鎖起來似的,無法說出口--那是懦弱的表現也是禁忌。當然,被性的刻板印象囚禁的不只是男生,反而是你我,無論是男女的切身問題。
可見社會的暴力產生是有跡可尋的。男性犯罪者人數遠遠超過女性犯罪者,是統計,也是常識。可是,是否男性就有天生的暴力基因在他們身上作祟?我想讀者心中 必定已有答案。父母給小男生的玩具是槍,他可以扮演警察的角色,也可以扮演壞人的角色,但他學會的只有一件事:他可以用暴力!當男生開始對妹妹的娃娃感興趣時,媽媽會跟他說「那是女孩子玩的,去玩你的槍。」我們從小就很快的認識到這是性別化的世界,男生不能哭,女生可以;男生可以…,女生不可以… 最後,我們成為所謂的「男生」和「女生」。
現在的世界強調男女平等,男生可以像女生;女生可以像男生。但是,這真的就是所謂的男女平等嗎?我看見的反而是大家開始掉入異性社會角色的框框,也就是女生跳入男生的刻板;男生跳入女生的刻板。唯有時時警惕自己是否陷入刻版中,試著跳開框框看「性」與自己,才有辦法讓我們盡量避免陷於內心慾望與社會期望的矛盾與衝突。
我們對於自我性別的認識其實更多時候是透過社會學習、獎勵/懲罰與榜樣學習的(Bussey & Bandura 1999)。我們在不斷努力使自己與刻板印象中的性別角色相符,另一方面面對著自我性別認同/認識的過程中,不斷的產生矛盾或被囚禁在衝突中而生病。唯有消除這種矛盾與衝突,我們才有辦法認清自己的性在脫離刻板後,肉體與情感上是怎麼一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