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他,一個寂寞
故事一開始就沒有故事本身!阿梅、阿洪、小康的出現,帶來的是一個寂寞都市。阿洪寂寞,他渴望的是女人。阿梅寂寞,她渴望的是男人。小康寂寞,他渴望一切:精采的生活、工作、朋友、伴侶,一切都會人渴望的這裡都有。電影帶出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個洞,一個讓我們偷窺他人生活的洞,一個讓像他們三個一樣的我們,偷窺這充滿慾望的都市中他人生活的洞。觀眾跟小康沒有兩樣。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是同性戀者。他是這麼告訴我的,他說我們這種人,大部分和獵人差不多,每天都在這個充滿欲望的都市找自己的Mr. Right。你別看他們常常笑臉迎人,平易近人,這都是因為他們太洗鍊,把你吃了,你也不會知道發生甚麼事。先不管小康是不是同性戀者,不過我覺得這個情況並不是只發生在同性戀群的,是一個社會在發生的事。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朋友,我想我不會真的認識這個社會,或許,就像大家看見的一樣表面吧。甚至以為說,這只是電影才會出現的人物,或只屬於少部份人的生活。錯了。每時每刻,這些人向帶菌者一樣,在這寂寞的都市散播病菌一般,蔓延的速度快得無法估計。用舊的說法,大概就是被詛咒吧。我們常常用自己的觀點出發,認為自己的一套是對的。可是,世界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那為甚麼現在會出現那麼多這種寂寞的人呢?我還不知道原因,可是我願意用猜的:
(1)時代性:每個時代都會產生特定一種的大多數人,這些人會有同樣的心理病。所以說,所謂的「寂寞」,可能是一種病也說不定喔!
(2)傳染性:就像病毒一樣,會傳染。就像足球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踢的一樣,人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活下去的,人有所謂的群體性。我相信,每一個個體在和另一個個體溝通的時候,就多多少少會影響彼此。有溝通就會有傳染的機會。
當然,正如剛說過的「人的群體性」,阿洪與阿梅在開始時,為何不用一句話就可以在床上搞定?寂寞像病毒一樣住進了他倆,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阿梅以自己是個買房子的身份,擁有房子的鑰匙是自然不過的事了,她會把阿洪帶到那間「樓中樓」自然也是因為那房子豪華,加上又不是自己地方,完全不用擔心自己隱私的問題,只想好好的「嘿咻」一番。在這個寂寞的都市,大家在尋找獵物的時候並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大家都非常清楚自己要的只是樂子,能儘量不傷害自己是最好不過。說穿了,大家要的就是赤裸的快感,但內心的自己是永遠不會在別人面前赤裸的。
就算在小康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見這一點。喝水是平常不過的事,可是當導演不斷將小康喝水的畫面放入電影中,就可知導演的用心。飢渴。無聊的生活帶來內心的飢渴。無聊到想死了算。先是偷走「樓中樓」的鑰匙,想說找個地方自殺。自殺並不是小康想像中那麼簡單的事,勇氣是最大的因素,這是他自殺前才了解到的。最後好不容易割下去了,卻聽見隔壁「嘿咻」,而跑過去看看,還是因為無聊和飢渴,真正想死的人那會管那麼多?這下子可刺激了,原來房子有人住。可是偷了鑰匙白不住。刺激的生活開始了。戰戰兢兢的,比無聊好多了呀!他的人生開始了!真的萬歲丫!當然,隔壁的阿梅與阿洪早就「萬歲」得不行了!
◎ 人生開始了!
阿梅以為就這樣結束了她和阿洪的關係。可是,沒有。阿洪開始給阿梅打電話了。如果說「寂寞的兩個人開始在一起了」,這話有點說的太早了點。其實,阿梅有自己的工作,像現代的每一個人一樣,她也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她給阿洪的那一夜,只不過想說是無聊生活的插曲,哪裡會有一個女人願意與一個只「嘿咻」過一晚的男人在一起呢?可是,當她又躺在那張床時,手指在床上畫了畫,看她那模樣,誰又不知道她在想甚麼呢?那一晚真的「萬歲丫!」。可她不能讓她的心被他帶走,一個他完全不認識的阿洪,他會帶走她規劃的人生的!用睡覺來逃避,哪逃得了呀?阿洪的電話不停打來。「萬歲丫!」「萬歲丫!」
阿洪呢?人生開始了。愛情開始了。「我甚麼沒做工?我就是老闆也,我做進出口貿易!」他以為她的女人來了!可以娶老婆了!一個在他看起來如此豪放的女人,實在好不過了。一心想打鐵趁熱啊!貪便宜呀,既然房子空著,就搬上去吧。現在女人有了,房子有了,還不快樂嗎?這個「愛情萬歲」真有夠諷刺的了。
小康呢?繼續進出「樓中樓」。刺激得很啊。一個私人的空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不用理會他人。看!就連西瓜,他也可以將想像力發揮得淋淋盡職。遇上隔壁搬來的阿洪了。阿洪?他可認識呀,不就也和他一樣,來白住的。被阿洪審問他是誰時,他一聲也不出,就把門關上了。反正呀,你管不著我。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會有所謂群體性的,能夠保護自己的世界的時候就會盡力去保護。
阿梅回來「樓中樓」時,兩人才難兄難弟啊,變成朋友了。這也可以歸功於群體性吧。人很少會有同理心的產生,除非大家遭遇同一個命運,但是這樣的話,其實也談不上什麼同理心,只不過是「同類的認同」而已,我是這麼認為的。小康如今有一個「朋友」了,至少他可以有事沒事去找擺地攤的阿康,「呃,你怎麼來了?」「我睡不著。」現在,小康的生活好像就沒那麼無聊了,可以和阿洪一起吃火鍋、用Jacuzzi來洗兩人的衣服。。。不過,大概不會想死了的樣子。
阿梅沒有把阿洪忘記。自己跑到阿洪擺地攤的地方去找他。兩人又來到了「樓中樓」。。。而躲在床下小康,聽著兩人在上面「嘿咻」傳來的聲音,他閉上眼睛幻想了起來,自己也自慰起來了。他的世界就是這樣。。。閉上眼睛,自己想像,彷彿永遠不能睜開眼睛看著世界,因為那不是他的世界,世界對他來說太無聊了,睜開眼睛就要死。他的世界有百分百的想像力,就像在這「樓中樓」和他的西瓜一樣,還有穿上女裝照鏡子和做掌上壓的自己。最後,小康靠近阿洪,鼓起勇氣要吻阿洪。大家都以為小康開始想去「睜開眼睛看著世界」,接觸世界了,可是沒有,阿洪此時是睡著的,對小康來說他固然是活著的,可是他不會願意阿洪此時醒過來看見他,小康還是在自己的世界中。
◎ 「嘿咻」這回事
我在想為甚麼在寂寞中,「性」會是一個類似治療的方法呢?「性」對空虛因該有某種治療的作用吧。可是,只是性交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吧,如果可以的話,自殺的人就不會那麼多了。性交後,如果不能做到溝通或一起幫對方在「寂寞」上做一些除了性之外其他甚麼消除「寂寞」的動作的話,大概就會再找其他人來一起「嘿咻」,一直換人「嘿咻」來解決寂寞的問題吧。可是,這樣下去內心還是空空的吧,我想。
◎ 一個哭,三個空
阿梅獨自在興建中的公園走了很久,然後坐在廣場上,哭。為什麼是「興建中的公園」呢?想必也是導演的用心。「水」用來解慾望的渴。「樓中樓」是一個自己的空間,所謂自己的「家」。「興建中的公園」是都會人/時代的不完整。想想公園在都會邊緣的重要性,公園是自然,人們眷戀的地方,彷彿達爾文說得好,我們都是從森林走出來的猩猩。社會「防空虛、迷失、寂寞」的具體建設是有的,可是比起人們心中的發展/變化,此建設實在是太慢了。慾望太盛,滿足的太少。
哭甚麼?說不完的寂寞。。。阿梅、阿洪、小康,想當初必定也是一個擁有理想抱負、志氣滿滿的「好」青年,他們融入了社會,阿梅、阿洪變成洗鍊的人,學會找飯吃的技巧,除了技巧,他們甚麼都沒有,內心是空空的。小康他在自己的世界與社會之間有自己生存的方式,他用幻想填充自己的世界,但還是空虛。人生來到這裡了,之前的自己究竟做了甚麼?除了學習生存的技巧,就沒有了。除了再學習哭。試著學習找回最原始的自己那一面,最容易的應該是哭吧。阿梅一開始忘了怎麼哭,哭得很困苦,有一點那種想哭卻又哭不出來的感覺,後來才好像找到了哭的本能似的哭了出來。
本能是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獲得滿足的,或許這就是我可以做出的結語吧。
星期五, 3月 25, 2005
電影欣賞報告 -「藍色大門」
◎ 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被接納似的。
電影播畢,同學們開始討論,我也參與了一份。我們討論的主題圍繞在社會觀、同性戀、主角內心情感跳動。。。我被這一大堆搞得有點亂,因為一開始我便提出了女主角阿孟,由於環境因素(單親媽媽扶養長大/高中時念的是女班)而自認定為同性戀的課題。我之所以會先提這個,我想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故事的開始點,也才會有發展下去的可能。結果,這點並不像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大家開始討論性別認同這件事。然而,這對我來說根本不是重點。
我比較關心的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阿孟和小士)在進行彼此認識的這個過程。對於這一點,我提出了阿孟自認為是同性戀,而她知道「同性戀」這件事並不是這個社會所普遍接受的事,她是「不正常型態社會」的代表,可以解釋為社會中非常態的一群/少數。另一方面,小士是「正常型態社會」的代表,可以解釋為社會中常態的一群/多數人。結果,這也不是一個可讓大家好好討論得很好的出發點。大家開始圍繞如何界定「正常和非正常」這一點,提出意見。然而,這不是我的重點。我比較關心的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阿孟和小士)在進行彼此認識的這個過程。
到最後,「哦,其實不用管他甚麼性別的,都一樣嘛,主要的是愛呀!」有人開始打圓的說。然後大家好像默默認同似的靜了下來。我想,其實應該是這樣嗎?就這樣打圓的說。問題並沒有解決啊!我們根據性別、教育、職業、社會地位。。。來為我們的這個社會分類,才有所為「不正常」和「正常」的界定、「男」和「女」的界定。。。這是其中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在另一個角度,比較個人主義的角度。我的看法是將每一個人看成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個體都無時無刻在努力將自己透過感官認識到的世界的訊息,「輸入」腦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因此,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東西(資源),在還沒有新的東西進入腦袋前,就利用這些資源建構自己的所謂「思想」。當然,所謂思想這東西也可以用「輸入」的,只是可能沒有完美的copy吧,因為大家都是靠自己在做「輸入」的作業啊!因此,所謂「兩個不同的世界」,就不像是之前「男」和「女」那樣,完全對立的世界了,只是有所謂的「不同」。然後重點是彼此世界的溝通方式,如何透過一個人去認識對方的世界,然後是進一步的同理、接納。最後是「住進」對方的世界或是承搭類似2046的列車往返兩個世界吧!
故事進展到高峰是阿孟決定告訴小士自己的秘密(自認同性戀),兩人的世界正是這時候正面的碰上了,阿孟之前的掙扎和小士之前的疑惑現在變成兩人的世界觀正面的摩察。摩察在「愛」的前提下,似乎起了潤滑的作用。小士慢慢接受了阿孟的世界觀,在阿孟的世界觀那裡得到了「甚麼」,然後滲入自己的世界觀,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而阿孟在得到小士的尊重、接受,似乎也得到了對自己性向的認同/被接納。或許,小士的同理對阿孟起了那麼一點作用。然而,「我們這樣算分手了嗎?」,阿孟在揭開自己的秘密後,留下了這個疑問給小士。
這個感覺一直持續到阿孟在海灘接到小士的電話的一幕。阿孟的淚是因為小士的來電,小士並沒有因為知道阿孟的秘密後就把阿孟給忘記或否定,而是希望能繼續與阿孟保持關係。此時,阿孟因為被接納而感動。雖然只是小士一個人的接納,對阿孟來說卻彷彿是「真正被接納」,非常重要。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被接納似的。此時,小士對阿孟來說就比之前來得重要很多了。雖然,很可能說小士對阿孟來說只是很「重要」的人,然而「愛」在青澀的年代似乎開始萌芽了。
◎「妳是如何走過來的?」
阿孟晚上爬上媽媽的床,問了媽媽這麼一句話:「爸爸去世後,媽你是如何走過來的?」「我也不知道。」「就這樣走過來啦。」讓我有這麼一個想法:人們其實有自我復原/去追求「理想」未來的某種能力。這一點跟阿孟喜歡的同學林明月「觀想自己的未來」這個動作,似乎有同樣的東西存在。對未來的希望,其實並不存在,卻似乎是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力。而林媽媽雖然已經來到了未來,但對於自己怎麼過來,其實比較像是被時間推著過來,這樣的說法比較合適吧。推測林媽媽當年失去林爸爸的時候應該也和阿孟的情況有點像「該怎麼走下去呢?」也恨不得想找個人來問「妳是如何走過來的?」,這樣的話也不一定。
其實,要把以前的自己當成故事的「主角」,然後把現在的自己當做第三者來說「主角」的故事,我想很少會有人常常這麼做吧。不是角色變換的困難,而是其他的原因吧。我想這和人們常說的一樣,大家都為「生活」而忙碌,不停的追求那個「理想」未來,就算是清楚知道自己很累,心理和生理上的累,都會相信挨過去就會到「理想」未來似的一般,拼命找「生活」。這彷彿很樂觀。但是,當林媽媽在床上側身「迴避」阿孟的提問時的那個眼神,就有說不出深度的井一般唏噓。
◎ 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
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小士說他喜歡游泳是因為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喜歡運動可以有很多理由,但因為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這是一個特別的理由。喜歡一個人的運動,對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也蠻喜歡的。因此當小士這麼說時,就彷彿可以「理解」他似的搭上「ㄣㄣ,我了解。」這樣的話。喜歡一個人的運動,這件事,照我目前的理解應該是因為喜歡「村上春樹」這個小說家的原因吧。因為他跑馬拉松,所以自己也想如果可以從2000米開始跑,這樣下去不斷增加距離,有一天自己可以跑馬拉松也不一定。
雖然喜歡一個人的運動,但對團體或兩人以上的運動並不排撤。嬰兒生下來就會吸奶,但是並不是一開始就會喜歡跑步的,主要是想鍛鍊身體(因為身體很虛弱),慢慢開始跑起來。當然,三分鐘熱度是有的。但是,有一次面對考試時,心情非常差(主要是來自壓力),也聽說過跑步可以讓心情變好,想著說不如跑跑步吧。結果真的對我有幫助,也就接受了跑步這個運動。(有時候想想如果被問到喜歡甚麼運動的話,說「跑步」是相當不錯的,至少比「沒有喜歡甚麼運動」來得好一些。)
當然,一個人做運動是我享受的(因為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我會想其實在享受甚麼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跑步像和自己的比賽,在自己的跑到上一個人跑,偶爾會想超越自己上次跑的紀錄。然而,跑步不是隨心所欲的東西,愛跑多少就跑多少、要跑多遠就可以多遠。我把它想成和自己身體對話的一個機會,比如說,在跑步之前跟身體說「今天要跑6圈哦!」,然後身體發出類似「ㄣ」的回應。當然,「身體」不會說話,可是把「身體」想像成住在自己身體裡面操控每一個肌肉的「人」來看,其實並不難。然後跑了3圈跟身體說「很輕鬆吧,還有3圈,加油哦!」,這樣子「身體」會說「是3圈,對,加油!」。跑到4圈半時,就會感覺到「身體」有點累了,就說「現走一圈吧,最後一圈跑快一些應該沒問題!」這樣子的妥協。當然,要照顧「身體」的感受,畢竟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嘛。有時候,「身體」也會和我主動提出「今天不想跑也。」「那走3圈,跑3圈,OK?」「好吧。」這樣的妥協。
我想這是我喜歡跑步這個運動的地方。當然跑步的時候並不真的發出聲音跟「身體」說話,而是不斷的換氣。同時觀察著四周的一切,那花、草、樹、人、景、陽光、雲、汗的味道、風吹來的味道、自己的跑步聲。。。都是觀察的對象。我也享受其中。
◎ 其實我不是那麼無聊的
「其實我不是那麼無聊的,可能是大家還不熟吧。」小士在海邊對阿蒙說。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想應該是男生會比較介意無不無聊這個問題吧。然而,女生似乎不在意這個,當然我是指一開始交往啦。(男生大概是想:如果一直這樣無聊下去,感情要如何發展下去呢?,至少我是這樣感覺的。)
電影播畢,同學們開始討論,我也參與了一份。我們討論的主題圍繞在社會觀、同性戀、主角內心情感跳動。。。我被這一大堆搞得有點亂,因為一開始我便提出了女主角阿孟,由於環境因素(單親媽媽扶養長大/高中時念的是女班)而自認定為同性戀的課題。我之所以會先提這個,我想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故事的開始點,也才會有發展下去的可能。結果,這點並不像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大家開始討論性別認同這件事。然而,這對我來說根本不是重點。
我比較關心的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阿孟和小士)在進行彼此認識的這個過程。對於這一點,我提出了阿孟自認為是同性戀,而她知道「同性戀」這件事並不是這個社會所普遍接受的事,她是「不正常型態社會」的代表,可以解釋為社會中非常態的一群/少數。另一方面,小士是「正常型態社會」的代表,可以解釋為社會中常態的一群/多數人。結果,這也不是一個可讓大家好好討論得很好的出發點。大家開始圍繞如何界定「正常和非正常」這一點,提出意見。然而,這不是我的重點。我比較關心的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阿孟和小士)在進行彼此認識的這個過程。
到最後,「哦,其實不用管他甚麼性別的,都一樣嘛,主要的是愛呀!」有人開始打圓的說。然後大家好像默默認同似的靜了下來。我想,其實應該是這樣嗎?就這樣打圓的說。問題並沒有解決啊!我們根據性別、教育、職業、社會地位。。。來為我們的這個社會分類,才有所為「不正常」和「正常」的界定、「男」和「女」的界定。。。這是其中一個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在另一個角度,比較個人主義的角度。我的看法是將每一個人看成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個體都無時無刻在努力將自己透過感官認識到的世界的訊息,「輸入」腦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因此,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東西(資源),在還沒有新的東西進入腦袋前,就利用這些資源建構自己的所謂「思想」。當然,所謂思想這東西也可以用「輸入」的,只是可能沒有完美的copy吧,因為大家都是靠自己在做「輸入」的作業啊!因此,所謂「兩個不同的世界」,就不像是之前「男」和「女」那樣,完全對立的世界了,只是有所謂的「不同」。然後重點是彼此世界的溝通方式,如何透過一個人去認識對方的世界,然後是進一步的同理、接納。最後是「住進」對方的世界或是承搭類似2046的列車往返兩個世界吧!
故事進展到高峰是阿孟決定告訴小士自己的秘密(自認同性戀),兩人的世界正是這時候正面的碰上了,阿孟之前的掙扎和小士之前的疑惑現在變成兩人的世界觀正面的摩察。摩察在「愛」的前提下,似乎起了潤滑的作用。小士慢慢接受了阿孟的世界觀,在阿孟的世界觀那裡得到了「甚麼」,然後滲入自己的世界觀,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而阿孟在得到小士的尊重、接受,似乎也得到了對自己性向的認同/被接納。或許,小士的同理對阿孟起了那麼一點作用。然而,「我們這樣算分手了嗎?」,阿孟在揭開自己的秘密後,留下了這個疑問給小士。
這個感覺一直持續到阿孟在海灘接到小士的電話的一幕。阿孟的淚是因為小士的來電,小士並沒有因為知道阿孟的秘密後就把阿孟給忘記或否定,而是希望能繼續與阿孟保持關係。此時,阿孟因為被接納而感動。雖然只是小士一個人的接納,對阿孟來說卻彷彿是「真正被接納」,非常重要。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被接納似的。此時,小士對阿孟來說就比之前來得重要很多了。雖然,很可能說小士對阿孟來說只是很「重要」的人,然而「愛」在青澀的年代似乎開始萌芽了。
◎「妳是如何走過來的?」
阿孟晚上爬上媽媽的床,問了媽媽這麼一句話:「爸爸去世後,媽你是如何走過來的?」「我也不知道。」「就這樣走過來啦。」讓我有這麼一個想法:人們其實有自我復原/去追求「理想」未來的某種能力。這一點跟阿孟喜歡的同學林明月「觀想自己的未來」這個動作,似乎有同樣的東西存在。對未來的希望,其實並不存在,卻似乎是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力。而林媽媽雖然已經來到了未來,但對於自己怎麼過來,其實比較像是被時間推著過來,這樣的說法比較合適吧。推測林媽媽當年失去林爸爸的時候應該也和阿孟的情況有點像「該怎麼走下去呢?」也恨不得想找個人來問「妳是如何走過來的?」,這樣的話也不一定。
其實,要把以前的自己當成故事的「主角」,然後把現在的自己當做第三者來說「主角」的故事,我想很少會有人常常這麼做吧。不是角色變換的困難,而是其他的原因吧。我想這和人們常說的一樣,大家都為「生活」而忙碌,不停的追求那個「理想」未來,就算是清楚知道自己很累,心理和生理上的累,都會相信挨過去就會到「理想」未來似的一般,拼命找「生活」。這彷彿很樂觀。但是,當林媽媽在床上側身「迴避」阿孟的提問時的那個眼神,就有說不出深度的井一般唏噓。
◎ 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
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小士說他喜歡游泳是因為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喜歡運動可以有很多理由,但因為游泳是一個人的運動,這是一個特別的理由。喜歡一個人的運動,對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也蠻喜歡的。因此當小士這麼說時,就彷彿可以「理解」他似的搭上「ㄣㄣ,我了解。」這樣的話。喜歡一個人的運動,這件事,照我目前的理解應該是因為喜歡「村上春樹」這個小說家的原因吧。因為他跑馬拉松,所以自己也想如果可以從2000米開始跑,這樣下去不斷增加距離,有一天自己可以跑馬拉松也不一定。
雖然喜歡一個人的運動,但對團體或兩人以上的運動並不排撤。嬰兒生下來就會吸奶,但是並不是一開始就會喜歡跑步的,主要是想鍛鍊身體(因為身體很虛弱),慢慢開始跑起來。當然,三分鐘熱度是有的。但是,有一次面對考試時,心情非常差(主要是來自壓力),也聽說過跑步可以讓心情變好,想著說不如跑跑步吧。結果真的對我有幫助,也就接受了跑步這個運動。(有時候想想如果被問到喜歡甚麼運動的話,說「跑步」是相當不錯的,至少比「沒有喜歡甚麼運動」來得好一些。)
當然,一個人做運動是我享受的(因為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我會想其實在享受甚麼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跑步像和自己的比賽,在自己的跑到上一個人跑,偶爾會想超越自己上次跑的紀錄。然而,跑步不是隨心所欲的東西,愛跑多少就跑多少、要跑多遠就可以多遠。我把它想成和自己身體對話的一個機會,比如說,在跑步之前跟身體說「今天要跑6圈哦!」,然後身體發出類似「ㄣ」的回應。當然,「身體」不會說話,可是把「身體」想像成住在自己身體裡面操控每一個肌肉的「人」來看,其實並不難。然後跑了3圈跟身體說「很輕鬆吧,還有3圈,加油哦!」,這樣子「身體」會說「是3圈,對,加油!」。跑到4圈半時,就會感覺到「身體」有點累了,就說「現走一圈吧,最後一圈跑快一些應該沒問題!」這樣子的妥協。當然,要照顧「身體」的感受,畢竟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嘛。有時候,「身體」也會和我主動提出「今天不想跑也。」「那走3圈,跑3圈,OK?」「好吧。」這樣的妥協。
我想這是我喜歡跑步這個運動的地方。當然跑步的時候並不真的發出聲音跟「身體」說話,而是不斷的換氣。同時觀察著四周的一切,那花、草、樹、人、景、陽光、雲、汗的味道、風吹來的味道、自己的跑步聲。。。都是觀察的對象。我也享受其中。
◎ 其實我不是那麼無聊的
「其實我不是那麼無聊的,可能是大家還不熟吧。」小士在海邊對阿蒙說。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想應該是男生會比較介意無不無聊這個問題吧。然而,女生似乎不在意這個,當然我是指一開始交往啦。(男生大概是想:如果一直這樣無聊下去,感情要如何發展下去呢?,至少我是這樣感覺的。)
星期一, 3月 21, 2005
星期日, 3月 06, 2005
060305
關於對話這回事, 可以說越來越喜歡.
沒有以前比現在更享受對話的樂趣,
我的老朋友們, 如果你看見我這麼說, 一定很認同吧!!
是的, 從前真的不愛說話, 總是靜靜的.
現在倒還好, 雖然話不多, 但是比起以前來說真的是好多了.
對話是很重要的, 達到溝通更重要.
尋求真理是很重要的, 懂得愛更重要.
真理不是美麗的話,
那些只聽懂謊言的, 不會是真理的門徒.
那些一為追求真理, 忘了熱愛生活的人,
我會為他祝福, 希望他沒有忘記我!!諷
p/s: 寫給那些讚美上天與真理的人.
沒有以前比現在更享受對話的樂趣,
我的老朋友們, 如果你看見我這麼說, 一定很認同吧!!
是的, 從前真的不愛說話, 總是靜靜的.
現在倒還好, 雖然話不多, 但是比起以前來說真的是好多了.
對話是很重要的, 達到溝通更重要.
尋求真理是很重要的, 懂得愛更重要.
真理不是美麗的話,
那些只聽懂謊言的, 不會是真理的門徒.
那些一為追求真理, 忘了熱愛生活的人,
我會為他祝福, 希望他沒有忘記我!!諷
p/s: 寫給那些讚美上天與真理的人.
星期二, 3月 01, 2005
280205對話
嗯嗯, 就俊元兄的說法. 若是能抱持這樣的想法, 人生會活的較有希望又不失踏實吧.
這個嘛... 沒有一定啦.
嗯?沒有一定是指什麼呢?
不能將一個人的人生擺在審判台上審吧, 我指我們啦.
嗯嗯嗯. 怎麼突然講到審判台呢? 我是指俊元的 "黑暗讓你看見光明, 光明讓你看見黑暗." 的那篇文章.
要用道德來審判? 還是甚麼... 不知道吧. 很難說不是嗎?
嗯嗯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學. 只要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 我覺得... 都是可以接受或是欣賞的.
恩... 大概吧. 可是我沒太大的信心說這句話. 因為每個人都和周圍的人連上某個關係, 要說不煩到他人其實還蠻難的吧.
嗯^^" 就....盡量做囉 (我是有點樂觀過頭啦)
我只是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吧, 儘量接近與真正的宇宙觀, 可以說追求真理吧. 我只是在為自己做點甚麼, 而我做的東西會多多少少影響身邊的人.
只要是良好的影響都可以ㄚ^^ 真理阿... 真是個吸引人的東西呢.
但真的是為自己而做. 良好嗎? 又可以怎麼說呢... 好壞很難分吧.
嗯... 就是所謂的麻煩或嫌惡吧. 當然是以自己的觀點出發吧. 如果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有些綁手綁腳, 若是他人真的覺得不舒服, 就會表現出來吧. 若是他不表現出來, 那就是他自己的問題囉. 雖然我是這樣講, 但還是很在意別人的感受啦^^"
呵呵, 很有意思哦!! 就像早前說過一樣吧, 人的互相影響. 我想很多人也會有同感吧, 至少我是有同感. 我們的談話我覺得蠻有意思, 介意我放到網上嗎?
OK.
以NX稱呼?
沒問題ㄚ 呵呵呵.
^^明天就會看到我們的對話了, 如果有那裡不好要改的話是可以的. (是指編輯的部分啦, 內容盡量原封不動.)
嗯嗯. 是阿, 其實那樣子是有些不嚴謹呢. 期待以後的討論呢^^
不用那麼嚴肅啦... don't worry, be happy.^^
呵, 您說的甚是^^
p/s: special thankx to NX
這個嘛... 沒有一定啦.
嗯?沒有一定是指什麼呢?
不能將一個人的人生擺在審判台上審吧, 我指我們啦.
嗯嗯嗯. 怎麼突然講到審判台呢? 我是指俊元的 "黑暗讓你看見光明, 光明讓你看見黑暗." 的那篇文章.
要用道德來審判? 還是甚麼... 不知道吧. 很難說不是嗎?
嗯嗯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學. 只要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 我覺得... 都是可以接受或是欣賞的.
恩... 大概吧. 可是我沒太大的信心說這句話. 因為每個人都和周圍的人連上某個關係, 要說不煩到他人其實還蠻難的吧.
嗯^^" 就....盡量做囉 (我是有點樂觀過頭啦)
我只是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吧, 儘量接近與真正的宇宙觀, 可以說追求真理吧. 我只是在為自己做點甚麼, 而我做的東西會多多少少影響身邊的人.
只要是良好的影響都可以ㄚ^^ 真理阿... 真是個吸引人的東西呢.
但真的是為自己而做. 良好嗎? 又可以怎麼說呢... 好壞很難分吧.
嗯... 就是所謂的麻煩或嫌惡吧. 當然是以自己的觀點出發吧. 如果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有些綁手綁腳, 若是他人真的覺得不舒服, 就會表現出來吧. 若是他不表現出來, 那就是他自己的問題囉. 雖然我是這樣講, 但還是很在意別人的感受啦^^"
呵呵, 很有意思哦!! 就像早前說過一樣吧, 人的互相影響. 我想很多人也會有同感吧, 至少我是有同感. 我們的談話我覺得蠻有意思, 介意我放到網上嗎?
OK.
以NX稱呼?
沒問題ㄚ 呵呵呵.
^^明天就會看到我們的對話了, 如果有那裡不好要改的話是可以的. (是指編輯的部分啦, 內容盡量原封不動.)
嗯嗯. 是阿, 其實那樣子是有些不嚴謹呢. 期待以後的討論呢^^
不用那麼嚴肅啦... don't worry, be happy.^^
呵, 您說的甚是^^
p/s: special thankx to NX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