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13, 2006

文化人類學 - 《菊花與劍》

因為老師在課堂上一直不斷的提到這本書《菊花與劍》,所以我從理工圖書館借了回來看。閱讀的感想是:描寫細膩甚至有點嫌它囉哩囉嗦……實在讓人看不下去。在寫這篇讀後感時,我也只閱讀了前面的100頁。至於囉哩囉嗦的原因可能這本書原本是要寫給西方人看的而且年代久遠,我身為一個東方人,身在一個網路發達資訊交流蓬勃發展的時代下去看這本書,文化衝擊可能沒有比西方來得大,也因為從小就可以接觸日劇,對日本文化可能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上的加強。

當然,文化在每一個人身上內化而不自覺,當我用我對自己文化的理解去理解《菊》時,文化便顯得是相對的。但是,如果要真正的認識一個文化,則應該將每個文化看作是獨立的去認識。我想,作者會寫出這本囉哩囉嗦的書原因也只有一個:企圖讓日本文化與他相對的西方文化獨立出來。這一點可以從作者對日文字義的解釋上看出:嘗試對應到西方文化的辭彙(相對),但也同時指出與西方詞彙字義上不同的地方(獨立)。

《菊》一開始講的是二次大戰時的日本。看了之後……開始明白什麼是日軍的暴力。我是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曾經被日本統治3年08個月,我們(大馬人)不會忘記這個數字「3年08個月」,因為我們從國小時就被「教育」,種種因素(社會)叫你不能忘記。環境(教育)要我們記住,前輩會講一些故事,彷彿每每叫我們不要忘記那「仇恨」。但是,我們有離那個年代太遠了,如果不是「再教育」(re-education),從新理解與認識這段歷史,我或許還在一種困惑中:我們這一帶看日劇,迷日劇偶像;同時前輩又不停提醒你那段歷史,困惑的不是要放棄迷日劇偶像(當然在我們都在叛逆期的那個時候,這個可能性也太低了),而是為什麼前輩要不停的提醒你呢?或許,我還仍然迷失在「過去的已經過去」的想法中。顯然的,我們經歷的是一個活生生的文化衝擊。文化就是要你這樣那樣,彷彿沒有一個「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理由」(或許也沒有理由)。也或許,「再教育」是一種將這「仇恨」昇華的方式之一。

書中也剖析了日本的社會階級論理觀念,同時帶著讀者深入的探討日本人中「恩」的意義。書中作者用了在《東京精神分析雜誌》中的「一封年老男人的信」(page 98~101) 最讓我明白「恩」為何物。信中男人的妻子很早去世,孩子長大後,他為一位風塵女子贖身安頓在家做女傭(他說的)。兒女、媳婦、女婿因此瞧不起他。其中精神分析師的回應非常有趣:
『我同情您長久守?之苦,但您卻用這一點來使兒女承受您的「恩」,並確為您目前的行為辯護。』『其實您的真正目的是要把她(被男人贖身的風塵女子)當作母親的代用品。我不認為應還沒有母親還能生存下去──因此,我勸你選擇上述的第二條路』『第二條路:「恢復做一個平凡的人」(去除您的虛偽),打破您的兒女心目中對你的理想幻影。』
正如作者寫道:精神分析師即具有佛洛伊德色彩又有日本特色。

其實,透過這本書認識日本文化的優點就是能夠跟隨作者從很多現象(角度)去認識得更透徹,同時也使這本書的閱讀起來有冗長、沉悶的缺點。或許,這也是《菊》的投射(笑)。更有趣的是作者為《菊》命名時將武士刀稱作劍,或許是作者的幽默吧(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cent Comments